2004年11月份针对目前各地汽车维修市场混乱、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交通部出台一项新规定《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里明确规定:“机动车维修将实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此规定出台后马上引起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关注,汽车维修也有了“三包”制度,这表明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汽车后市场日益发展迅速的今天,汽车维修行业将预示着又一次洗牌时代的到来。
本次征求意见稿对经营许可、维修经营、维修质量、质量保证期制度、投诉处理、质量信誉考核、执法检查以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分别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机动车维修实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最受业内人士关注,该制度明确规定,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从维修竣工出厂之日算起。商用汽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18000公里或 100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5000公里或者 30日;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公里或者 10日。乘用汽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0公里或者 120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6000公里或者 35日;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 2000公里或者 10日。同时,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公示承诺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所承诺的质量保证期不得低于以上规定的标准。在承诺的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无法正常使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及时无偿返修。
就此新规定,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在今年汽车销售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汽车维修行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内的汽车维修行业分专业的汽车维修店和全面汽车维修店两种形式,但是汽车维修店高级人才缺乏、没有规范的制度这一现状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整个行业内的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都得不到提高,现有的管理制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不管是大到汽车4S店还是小到街边的维修点,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操作规范,造成了消费者的投诉增多。所以交通部在这个时候出台《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是汽车维修行业迫切需要的。而这次出台的规定*就是为了规范整个汽车维修行业让它有序发展。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形成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靠手工操作,当时的产值在1000万—2000万,目前国内正式注册的汽车维修企业就达30万家,不包括没有注册的路边店;汽车用品及服务方面,目前仅经营汽车美容的企业就约为9000家左右,其中一类企业8000多家,二类企业近5万家,从业人员240多万人,全年完成整车大修1850万辆次,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出口占1/5,产品型号规格有数千个,汽车维修网络和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值得我们担忧的是,与跨国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真正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寥寥无几。
到2005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维修行业产值达400亿元。虽然我国现有的汽车维修保养设备已基本满足了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和市场的要求,但整个国内汽车维修企业规模小、整体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没有飞跃性的发展。目前国外的汽车维修行业巨头已纷纷进入*市场同国内企业一同抢夺市场份额,据了解2005年海外汽配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维修服务供货商可在*设置合资公司和全资公司。预计在2010年,超过七成的本土部件生产商将被市场淘汰。
有的专家预测这次出台的新规定意味着*将对整个汽车后市场,尤其是汽车维修行业加大整顿力度,随后会有更多关于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规定出台,那么*的结果就是*还在发展中的汽车维修行业将面临大规模洗牌时代的到来。所以只有制度完善、操作规范、人员技能高、技术设备先进的汽车维修企业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信息来源:hc360 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