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成为心态积极、心理健康、心理和谐、心理成熟的健康人。*生需要自主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以积极的认知与行为方式来看待自己、他人与社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积极面对困难,理智应对挫折和善于迎接挑战。 今天,新励成小编给大家带来提高素质的技巧。
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1)对*期望太高,入学后落差太大,导致心理失衡。在没有进入*前, 对*过于崇拜,以为只要上了*就进入了天堂,事事都能如意,把*过于理想化.尤其是刚入校的学生不太适应,更容易一下子从理想化到失望,这样极易使一些学生陷于迷茫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2)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擅处理人际关系。进入*后,学校环境与初高中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又远离了父母,学习条件和学习方法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及语言交流的障碍,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人际交往日趋社会化和复杂化,一些缺乏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经验,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又相对个性化的*生感到不适,难以在频繁的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经常显得难以招架、怀疑一切,缺乏真诚,嫉妒别人的优越地位和条件,交往中故意设置障碍,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
(3)对专业不感兴趣。在*里,常会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因而情绪低落。深入了解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不外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在填报*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因此填报比较盲目;被所填报的专业录取,但实际情况与自己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志愿服从调配,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但又不得不读下去,因而感到很无奈;受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对本专业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遇到困难就丧失了信心。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对*期间的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4)个人前途不确定。进入*后,学生们逐渐由对前途的憧憬转向现实。近几年*生就业从“双向选择”到“面向市场”、“走向市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焦虑意识,越来越多*生从一年级起就担心自己将来的工作,从三年级就寻找就业单位,在遇到挫折时,又极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他们自强精神、创新能力和自我意识,但是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也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如部分学生对金钱的过分崇拜、个人主义强化、人际关系淡漠等。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一)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就必须每天都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二)培养孩子的自尊
培养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强他们抗拒不良诱惑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发表一些意见、建议,把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做,并且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这都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自尊就会拥有勇气、胆量和辨别力。
(三)关心孩子的成长
鼓励孩子培养广泛的爱好,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这对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假如所学的东西都是他所喜欢的,他就不会觉得是负担和压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欢的偏偏要勉强他去学的话,那肯定就是一种沉重和负担了,所以*不要强迫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意见。
心理素质训练
(一)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强烈意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无病,体格健壮,更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持健康的行为。
(二)将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告诉*生,帮助他们增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人对自我、对客观*认识和把握有正确的心态,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没有人格缺陷和障碍。具体表现在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认识评价他人的能力,心理与行为和谐统一等方面。心理健康至少应该包括:一是健康的情绪,乐观的心态;二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准确的自我定位;三是完整统一的人格;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友善地与人相处;五是善于适应社会,与社会协调一致。只有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行为。
(三)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则是指在心理、道德、法律上都符合时代特点,真善美高度统一与和谐的高尚人格特征总和。要对*生进行诚信教育,诚信是构成健全人格的要件,是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所以应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做到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重承诺、守信用;其次要加强*生的独立人格培养,*生从依附于家庭到独立于学校的成长阶段转变,分辨是非的能力尚不健全,如盲目追星、考证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这是*生人格培育中的难点。再次要增强*生的团队精神,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培养独立人格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二者相互依存,共同促进。*,要引导*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以他人、社会的需要选择价值目标。